天机亘古 Logo
首页
开源商业
自托管
RAG框架
定价
立即体验
AnswerFlarumMemos
关于
文档瞬间
登录 →
天机亘古 Logo
首页 开源商业 自托管 RAG框架 定价 立即体验
AnswerFlarumMemos
关于
文档瞬间
登录
  1. 首页
  2. RAG框架
  3. OpenAI无向量化RAG方案

OpenAI无向量化RAG方案

  • RAG框架
  • 发布于 2025-05-27
  • 98 次阅读
大卫
大卫

重新定义智能问答系统的实现方式

引言

智能客服系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服务工具。当用户提出问题时,系统需要从海量文档中快速找到相关内容并给出准确回答。传统上,我们通过RAG(Retrieval-Augmented Generation,检索增强生成)技术来实现这类系统,而RAG通常依赖于向量化技术进行内容匹配。

然而,OpenAI最近分享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RAG实现方案——整个过程完全不涉及向量化操作。这种创新方法不仅简化了技术架构,还在某些场景下展现出更优的性能表现。

RAG技术基础回顾

在深入了解OpenAI的新方案之前,让我们先理解传统RAG技术的工作原理。

想象您要构建一个智能客服系统,用户可以询问公司产品的相关信息。仅有大语言模型是不够的,因为模型并不了解您公司的具体产品信息。如果直接询问,模型只能回答"不知道"。

虽然可以将完整的产品手册提供给模型,但这种方法存在诸多问题:产品手册通常非常冗长,模型可能读了后面忘了前面;处理如此长的内容成本高昂,耗时也很长。

RAG技术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生。它能够从文档中精确抽取与用户问题相关的内容。例如,从一千页的产品手册中找出与用户问题相关的三段话,然后将这些相关内容与用户问题一起发送给模型。这样,模型就能基于相关信息准确回答用户问题。

传统RAG方案通过向量化技术完成内容匹配——将文字转换为数字列表进行相似度计算和匹配。

OpenAI无向量化RAG方案架构

OpenAI提出的这个方案专门用于构建法律知识问答系统,整个流程包含五个核心环节:

1. 文件加载(Document Loading)

系统首先读取约1000页的法律PDF文件,提取其中的文本内容并转换为字符串格式供后续处理。

2. 内容切割(Content Chunking)

将提取的文档内容切割成多个部分。与演示中的3份不同,实际实现中会切割为20份,这个数量更适合实际应用需求。

Document Processing Workflow
文件加载
→
重复多次
内容切割
→
内容挑选
→
生成答案
→
答案验证
第1.1部分
→
第1.1.1部分
第1.1.2部分
第1.1.3部分
3
第③次切割 + 挑选
第3.1部分
→
第3.1.1部分
第3.1.2部分
第3.1.3部分

3. 内容挑选(Content Selection)

这是整个方案的核心创新点。系统会将切割后的内容发送给大语言模型,让模型判断哪些部分与用户问题相关。

4. 多轮迭代优化

内容切割和挑选过程会重复多次(通常3次)。每一轮都会对上一轮选中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分和筛选,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找到最相关的内容片段。

5. 答案生成(Answer Generation)

将最终筛选出的相关内容与用户问题一起发送给大语言模型,生成初步答案。

Document Processing Workflow
文件加载
→
重复多次
内容切割
→
内容挑选
→
生成答案
→
答案验证
第1.1.1部分
第3.1.1部分
第3.1.2部分
?
用户问题
▶
大语言模型
▶
模型的初步回答

6. 答案验证(Answer Verification)

使用另一个模型验证生成的答案是否基于引用内容回答,是否存在胡编乱造的情况。只有通过验证的答案才会返回给用户。

Document Processing Workflow
文件加载
→
重复多次
内容切割
→
内容挑选
→
生成答案
→
答案验证
第1.1.1部分
第3.1.1部分
第3.1.2部分
?
用户问题
模型的初步回答
▶
另一个模型验证
▶
模型的最终答案

技术实现细节

模型选择策略

代码实现框架

整个系统的代码结构清晰,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函数:

  • load_document(): 负责PDF文档加载和文本提取

  • split_into_chunks(): 实现内容切割功能

  • route_chunks(): 处理内容挑选逻辑

  • navigate_to_paragraph(): 管理多轮切割和挑选的迭代过程

  • generate_answer(): 生成初步答案

  • verify_answer(): 验证答案准确性

法律文档问答系统组件

法律文档分析平台

方案优势与局限性

优势分析

无需预处理:不需要提前对文档进行向量化处理,文档修改后可以立即生效,部署和维护更加便捷。

模拟人类阅读:整个过程模拟了人类阅读和理解文档的方式,理论上准确率更高。

查询范围更广:相比传统RAG模式通常局限于文档中的某一小部分,这种方法能够查询更广泛的内容。

更好的上下文理解:通过多轮迭代,能够更好地理解内容的层次结构和关联关系。

局限性分析

成本较高:每次查询需要多次调用大语言模型,单次查询成本约0.36美元,相比传统方法成本更高。

查询时间长:多轮迭代和验证过程导致查询响应时间较长。

文档规模限制:受限于模型上下文窗口大小,无法处理过大的文档。当前方案适用于约100万token以内的文档。

模型依赖性强:整个方案高度依赖大语言模型的理解和判断能力,模型性能直接影响系统效果。

AI模型选择决策流程图
需要细致入微的逐步
推理,并具有最高的
事实可靠性?
↓
是
延迟/令牌速度
是首要关注点?
是
o4-mini (低/中/高)
20万上下文 • $1.10输入 / $4.40输出 每百万*
用途:快速分析、截图调试、视觉就绪代理
否
选择深度
o3-低
20万上下文 • $10输入 / $40输出 每百万
(各层级价格相同*)
用途:产品目录增强、批量邮件分类
o3-中
20万上下文 • 相同价格*
用途:知识库问答、合规摘要
o3-高
20万上下文 • 相同价格*
用途:技术故障排除、多步计算
否
主要优先级
最高准确性
GPT-4.1
1百万上下文 • $2输入 / $8输出 每百万
用途:智能模拟器、长文档合成
平衡成本与性能
GPT-4.1 mini
1百万上下文 • $0.40输入 / $1.60输出 每百万
用途:生产聊天代理、代码问答助手
超高吞吐量/最低成本
GPT-4.1 nano
1百万上下文 • $0.10输入 / $0.40输出 每百万
用途:大规模内容审核、智能自动补全
* 虽然基础价格相同,但更高的推理努力可能会使用更多令牌,从而产生更高的价格和延迟

实际应用考虑

适用场景

这种无向量化RAG方案特别适合以下场景:

  • 文档内容经常更新,需要快速响应变化的业务环境

  • 对答案准确性要求极高的专业领域,如法律、医疗等

  • 文档内容复杂,需要深度理解上下文关系的应用

  • 不希望维护复杂向量数据库的轻量级部署

优化建议

成本优化:考虑使用开源模型替代商业API,虽然前期投入较高,但长期运营成本更低。

性能优化:可以通过并行处理、缓存机制等技术手段优化查询速度。

内容筛选优化:在最终选择阶段,可以让模型再次精选最相关的内容,而不是简单地选择前几个结果。

技术发展趋势

OpenAI的这个方案代表了Agent RAG的发展方向,即让大语言模型更多地参与到检索和筛选过程中,而不仅仅是最后的生成环节。这种方法体现了以下技术趋势:

从工程优化到智能优化:相比传统的向量相似度计算,使用大语言模型进行内容理解和匹配更加智能化。

模型协作模式:不同能力的模型承担不同任务,实现成本和性能的最优平衡。

端到端的AI化:整个流程更多地依靠AI的理解能力,减少人工规则和预处理步骤。

结论

OpenAI的无向量化RAG方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智能问答系统实现思路。虽然在成本和速度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,但其在准确性、灵活性和易维护性方面的优势不容忽视。

随着大语言模型性能的不断提升和成本的持续下降,这种方法有望在更多场景中得到应用。对于需要高精度问答、文档频繁更新或者希望简化技术架构的应用场景,这种无向量化RAG方案值得深入研究和尝试。

技术的发展从来不是线性的,OpenAI的这个方案提醒我们,有时候跳出传统思维框架,用更直接、更智能的方法解决问题,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。在AI快速发展的今天,保持开放心态,积极探索新的技术路径,将是我们在技术浪潮中保持领先的关键。

标签: #RAG 14 #OpenAI 5
相关文章

开源项目的商业化困境 2025-05-30 12:26

从Redis到Linux的启示录 原作者视频 引言:当理想遭遇现实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:你花费数年心血开发了一个革命性的软件工具,免费分享给全世界使用,结果却眼睁睁地看着科技巨头们利用你的成果赚得盆满钵满,而你自己却只能靠微薄的捐款勉强维持项目运转。这不是虚构的故

Claude Code:智能编码最佳实践 2025-07-22 18:07

以下是《Claude Code:智能编码最佳实践》一文的中文完整翻译,所有内容均基于 Anthropic 官方文章 (Anthropic): 发布时间:2025 年 4 月 18 日 (Anthropic) Claude Code 是一款命令行工具,用于“agentic coding”(智能体式编码

面向 AI 代理的上下文工程:构建 Manus 的经验教训 2025-07-22 10:32

以下内容为 《Context Engineering for AI Agents: Lessons from Building Manus》 一文的完整中文翻译,标题、小节标题与原文保持一致,段落顺序、要点与举例均忠实呈现,仅对个别行文做了符合中文语境的微调。源文发表于 2025 年 7 月 18 

多智能体架构的实践之路:从理论到生产的深度解析 2025-07-20 20:55

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现代人工智能领域最激动人心的发展之一:多智能体系统。想象一下,如果我们能让多个AI智能体像专业团队一样协作,每个成员都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任务,这会带来怎样的可能性? 理解多智能体系统的本质价值 要深入理解多智能体架构,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它解决的核心问题。就像一个复杂的研究项目无法由单

Harvey AI:重新定义法律行业的AI合伙人 2025-07-15 17:11

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,法律行业这个传统且高度专业化的领域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革。Harvey AI作为法律界的AI合伙人,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整个法律服务生态系统。 Harvey AI的核心价值:让法律工作自动化、流程化、结构化 Harvey AI解决的核心问题可以用一句话概括:让律师

命令行AI Agent的回归:从石器时代到智能未来的技术哲学 2025-07-13 17:05

在AI发展的浪潮中,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正在发生:当我们已经习惯了图形化界面的便利,顶尖科技公司却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那个看似古老的命令行界面。Anthropic推出了Claude Code,Google发布了相应的命令行工具,这些举措乍看之下像是技术的倒退,但实际上却蕴含着对未来通用AI Agent深刻

目录

开源技术商业化实践者 价值增长解决方案提供商

立即体验

  • 商城
  • Answer
  • Flarum
  • Memos

主菜单

  • 首页
  • 开源商业
  • 自托管
  • RAG框架
  • 定价
  • 立即体验
  • 关于

Copyright © 2020-2025 厦门市思明区壳拿廊电子产品店

All Rights Reserved.Powered by 天机亘古

闽ICP备2024072539号.